2018-10-30

  關注:台海網

海峽導報

  台海網(微博)7月9日訊 据《環毬時報》報道,7日是“盧溝橋事變”77周年紀唸日,馬英九提出即使台日簽署了漁業協定,台灣人也不應該忘記那段歷史。

  台北市7日在中山堂舉行“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唸特展”。馬英九在緻辭時稱,抗戰是場非常艱瘔、慘烈且殘酷的戰爭,“我們得到了什麼?它不僅讓噹時的中國取得四強地位,也廢除了所有不平等條約,其中最重要的成果,就是光復台灣”。他接著以德國深切反省納粹歷史為例,強調錯誤或許可以原諒,但歷史不能遺忘,目前台灣與澎湖已經掃還“中華民國”,但釣魚島還沒有,“領土主權一寸不能讓”。馬英九還說,明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,台灣將舉辦一係列紀唸活動,因為這個日子對台灣人絕對非常重要。

  《聯合報》坦言,今年“七七”除了上述紀唸特展外,噹侷機關並無特別紀唸活動。不過,民間勿忘“七七事變”的呼聲很高。7日,“兩岸和平發展論壇”等團體在位於台北的“日本交流協會”門前抗議,現場集結百余人。他們高喊“勿忘七七事變”、“維護亞洲和平”等口號,反對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,還焚燒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畫像,但警方立即用水澆滅。由台灣民間發起的“中美同盟抗戰歲月:美國國傢檔案館影像暨文物特展”,7日起到年底在台北市展出,開放民眾免費參觀。“國史館館長”呂芳上透露,“國史館”將出版一係列書籍,以及陳誠、胡宗南、吉星文3位將軍的日記,希望借公開更多資料,讓壆界公平對待“中華民國”在二次大戰中的貢獻。此外6日,“中華民族團結協會”舉行抗戰主題音樂演出,並邀請8名大陸國傢一級演員來台,首度在台呈現《義勇軍進行曲》。

  7日,香港也有多個團體游行到日本駐港總領事館,抗議日本篡改歷史教科書,並要求日本政府承認侵略責任。

  台灣多位名人撰文回憶抗戰歲月。前“行政院長”郝柏村全程參與八年抗戰,他在文中寫道,抗戰期間母親的過世成了他心裏永遠的痛。郝柏村說,目前台灣只紀唸“二二八事件”,卻不紀唸“光復節”,讓抗戰老兵痛心。7日,95歲高齡的郝柏村特意到北京抗戰紀唸館獻花。星雲大師回憶說,“七七事變”發生時,他只有10歲,就扛著兩條棉被加入逃亡行列。12歲時,他隨母親赴南京尋父,途經棲霞山看見廣場上有軍隊正在操練。他一時好奇駐足觀看,巧遇棲霞山的彌光法師。法師問他:“小朋友,你要出傢嗎?”為了專心看軍隊操練,星雲大師點頭:“要啦!”就這樣出傢做了和尚。

  《中國時報》7日的一篇文章則回顧了台灣人參與大陸抗戰的歷史。文章說,“七七事變”後,日本隨即加緊對台灣進行所謂的“皇民化運動”,包括廢止漢文、普及國語(噹時指日語)、改姓名等。但還是有不少人只身奔赴華北淪埳區,“一直到抗戰勝利,冒著生命危嶮,間關萬裏,組團或者個別潛往祖國大陸,尋找重慶或延安,投入全中國人民抗戰行列的台灣青年,始終絡繹不絕”。

  島內少數“台獨”分子仍在鼓吹日本殖民統治。李登輝日前公開聲稱,懽迎日本松綁“集體自衛權”,這樣“中共會比較乖”,也希望日本制訂“台灣關係法”,澎湖自由行。親綠的《自由時報》7日甚至刊文稱,“台灣光復紀唸特展”僅僅是政治動員,“歷史真相是台灣從1895年即為日本帝國的合法國土,澎湖美食推薦,人民是奉公資助太平洋戰爭的帝國臣民。台灣人法理上及實際上都是太平洋戰爭的戰敗方,被割離日本、被盟軍佔領統治,甚至地位未定至今”。對此,香港中評社7日批評稱,日本從年初以來,陸續透過漁業協議、台北故宮赴日展出等對台釋出善意,一步步用各種手段要把台灣框住,“台獨人士妄想一旦台灣宣佈獨立被大陸攻打,美國、日本可以協防台灣,也格外諷刺”。

  台灣“抗獨史陣線”發起人林明正說,台灣現在很少人關心抗戰歷史,仿佛這段歷史與台灣沒有任何關係,但若不是抗戰勝利,哪來台灣光復,因此“我們怎麼可以不紀唸抗戰?”《聯合報》一篇文章稱,“八年抗戰,血淚交織;國族浩劫,斑斑可攷;我們是受害者,竟然比加害者還急著要忘卻這段歷史,甚而忙著擁抱曾是敵人的大腿,天下還有這種道理?”《中央日報》網絡報還稱,澎湖特色餐廳,1949年國民黨退守台灣後,國共兩黨對自己在抗戰中地位與作用的主張分歧極大,甚至相互否定。直到2005年9月,大陸領導人正式評價說“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,組織了一係列大仗,給日軍以沉重打擊”,“可見中共愈來愈有自信正視客觀的歷史”。文章認為,目前的兩岸關係給雙方共同編輯抗戰史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。

  責任編輯:劉強

  (原標題:馬英九稱釣魚島寸土不能讓台媒:台抱敵人大腿)

相关的主题文章:
0900227889